“孙邦俊!赶紧把日本鬼子交出来!”
村民们手持农具、棍棒,怒气冲冲地砸着孙邦俊家的门。看似平时老实憨厚的孙邦俊,竟然被指控窝藏日本鬼子,令大家震惊又愤怒。就在二战刚结束后,日本宣布投降,大量日军撤离,中国百姓饱受日军暴行的记忆还未消散,听到“日本鬼子”三个字,仇恨之情油然而生,似乎恨不得亲手报仇。
而孙邦俊,怎么能收留一个日本鬼子呢?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。那么,孙邦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?又是什么样的情感或内心动机促使他做出了这种无法理解的行为?他的这一举动,又将怎样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呢?
展开剩余81%一声清脆的鸟叫把孙邦俊从睡梦中惊醒,今天是他去镇上卖货的日子。随着日本的投降,大量日军开始撤退,百姓的日子终于有了些许的安宁。挑起扁担,孙邦俊将一担货物挂上,准备出发去镇上。正当他走到路上时,突然一阵嘈杂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。他下意识地转头,看到几个人正在围着打一个乞丐。这种场景在乡间并不罕见,偶尔有些乞丐饿得无处可去,便会偷些食物,被抓住后难免挨一顿暴打。
孙邦俊本是抱着“看热闹”心态走近,突然发现这个乞丐身着破旧的军装,双手抱头,蜷缩在地上。愤怒的村民挥舞着棍棒,似乎想要将他打死。眼看着局势有些过激,孙邦俊忍不住开口道:“都是可怜人,就算是偷吃点东西,也没必要打得这么狠吧。”
旁边一位气愤的村民恶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,冷冷回应:“老孙,你也太心软了!这可是日本鬼子,竟然敢偷东西!你说不打他打谁啊?”
得知乞丐竟是个日本鬼子,孙邦俊忍不住冷笑,但并未多做干预。尽管他心地善良,但毕竟自己也曾是日本暴行的受害者,内心的仇恨无法轻易消除。
随着秋风渐凉,镇上的集市也显得有些冷清。孙邦俊和旁边卖水果的大姐一边聊着天,一边交易。“今天我们村里又来了个要饭的日本鬼子,几十个人围着打。”孙邦俊有些随意地说道。
大姐听完不禁叹了口气,“这些日本鬼子虽然确实可恨,但你这么一说,反倒让我觉得他有点可怜。”
黄昏时分,孙邦俊挑起扁担,准备回家。他哼着小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寒风刺骨,让他不由自主地裹紧了衣服。走着走着,他突然发现前方的树林边上似乎躺着一个人。天这么冷,万一冻死了怎么办?孙邦俊赶紧跑过去,低声问道:“你怎么了?”
地上的人微弱地动了动,孙邦俊猛然意识到,这竟然是早上遭打的那个日本兵。此时,他的脸上满是血迹,模样非常可怜。孙邦俊心中不忍,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冷却了的窝窝头,递给他,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,又拿出水壶给他喝了几口。
日本兵的吃相如同野兽般,孙邦俊看到这一幕,忍不住笑了出来。就在他准备离开时,那个日本兵虚弱地爬了起来,默默跟在他身后。
临近家门时,孙邦俊才注意到这个日本兵,他生气地拿出扁担,威胁道:“你到底想干什么?”谁知,那个日本兵突然跪倒在地,急切地磕头,不住地痛哭。孙邦俊与妻子看到他这副模样,内心竟生出几分怜悯。天冷,他衣衫褴褛,模样实在凄凉。经过一番权衡,他们决定将他收留在家中。
然而,这一决定很快就引起了村里的强烈反响。最初,村民们非常愤怒,隔三差五就来孙邦俊家门口指责、谩骂。但孙邦俊始终耐心解释,说这个年轻日本兵脑袋受伤,现在非常可怜。
有些村民直接跑到孙邦俊家中,亲眼看到那个日本兵的惨状后,才渐渐平息了怒火。原来这个日本兵的精神状态非常差,穿着破旧的棉衣,呆坐在院子里,眼神空洞。看见人拿着棍棒走来,他甚至连一点害怕的反应都没有。渐渐地,村民们的怒气消散了,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——这个日本兵的身份和证件全都遗失了。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,叫做“小门野郎”。
尽管得到了收留,小门野郎的精神状况一直不佳,仿佛一个五岁孩子般,孙邦俊在干活时,他总是静静地站在一旁,看着,偶尔能帮上一点小忙。随着时间推移,村民们也逐渐习惯了这个外来的“小门野郎”。他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文,但总是说得结结巴巴。村民们偶尔逗他几句,他也总是含糊其辞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这个日本兵常常突发重病,孙邦俊一家便会拿出钱去镇上找医生诊治。村民们也会帮忙,借出驴车将他送往镇上。
然而,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孙邦俊。不久后,他被诊断出患了癌症,深知自己时日不多,便将小门野郎托付给了自己的儿子孙保杰,并叮嘱他:“一定要把他送回家,找回他属于自己的地方。”
孙邦俊曾多次向上级汇报自己和小门野郎的情况,但由于种种原因,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处理。孙保杰也感到束手无策,然而,随着中日建交的推进,日本方面派遣了访问团来到中国。孙保杰趁机将小门野郎带到了访问团面前,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帮助找到解决办法。
意外的是,访问团中的一位成员竟是小门野郎曾经的战友,当他看到小门野郎时,情绪激动,立即将他认了出来。经过一番了解,孙保杰才知道,小门野郎的真名是石田东四郎。原来,他的家人一直收到他阵亡的消息,痛苦不已。得知真相后,石田东四郎的父母已去世,只有一个弟弟健在。
经过一番波折,孙保杰带着小门野郎来到日本,终于把他送回了家。那时的机场人头攒动,闪光灯闪烁,孙保杰和小门野郎刚下飞机,石田东四郎的弟弟便扑了过来,紧紧抱住哥哥,痛哭不已。
石田东四郎回到家后,弟弟准备了丰厚的酬谢,但孙保杰婉拒了这份谢意。石田东四郎的弟弟深知孙保杰的困境,于是积极联系政府,争取为孙保杰家乡的农业产业提供支持。通过政府合作,孙保杰的家乡得到了产业种植园的帮助,不仅改善了家庭状况,也为村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网-炒股10倍杠杆-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-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