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晨的菜市场里,老刘像往常一样提着篮子,一边哼着小曲,一边挑菜。最近他迷上了“芹菜养生法”,每天一大把芹菜,凉拌的、炒的、榨汁的,吃得那叫一个勤快。
“芹菜降压、清肠、又刮油,吃它准没错!”他逢人就夸。可没过几天,老刘就觉得有点不对劲——早上起床头晕、腿软,晚上还总跑厕所。
老伴一看,吓得赶紧拉他去医院。结果医生一检查:低血压、轻微电解质紊乱,都是芹菜吃太多惹的祸。
老刘听完直挠头:“我这是吃错了?”
医生笑着说:“芹菜好是好,但也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吃的。”
芹菜,这样一个家常菜,竟然也有“禁区”?
一、芹菜的营养价值:这菜确实是个“宝”别看芹菜平平无奇,其实它身上有不少亮点。
1.膳食纤维非常丰富
尤其是芹菜茎和叶,都含有较多的纤维素,能促进肠道蠕动、预防便秘,对中老年人来说,是帮助肠道“通一通气”的好帮手。
2.钾元素含量高
钾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,有助于维持血压平衡。也难怪很多人说“芹菜是天然的降压菜”。
3.含有一定的黄酮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
有助于清除自由基,保护血管健康。
4.芹菜叶别丢
它里面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,比茎还要高。很多人只吃茎扔叶,实在可惜。
中医上也认为,芹菜性凉、味甘、微苦,有清热、平肝、利尿的功效,适合容易上火、肝阳偏旺的人群。
二、提醒:这3类人,尽量少吃芹菜1.低血压人群:芹菜再健康,也别贪吃
芹菜中富含钾、芹菜素等物质,确实有助于降压。但如果你本身血压就偏低,再大量吃芹菜,就容易让血压更低,出现头晕、乏力,严重时甚至会晕倒。
像老刘那样每天喝芹菜汁、吃芹菜炒菜,对低血压的人来说,反而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医生建议:低血压人群可以吃点芹菜,但量要少,不宜天天大量食用。
2.脾胃虚寒、易腹泻的人:芹菜性凉,会“寒上加寒”
中医认为,芹菜性凉,脾胃虚弱、手脚冰凉的人要慎吃。尤其是秋冬季节,如果经常吃凉拌芹菜、芹菜汁,容易导致胃胀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。
有些中老年人本来肠胃就弱,一到冬天就“怕冷”,再加上吃凉性蔬菜,肚子更容易“抗议”。
这类人吃芹菜时,可以搭配点姜或蒜,用热油快炒、少放盐,既能中和寒气,又能提香。

3.正在服药的人群:尤其是降压药、抗凝药物使用者
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、黄酮类化合物,可能会和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。
比如:
•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,吃太多芹菜可能导致血压过低。
•服用抗凝药物(如华法林)的人,芹菜中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药效,使凝血功能异常。
所以,如果你正在吃药,别盲目把芹菜当“药膳”吃。饮食调理要配合医生建议,别擅自“加戏”。
三、芹菜吃对了,效果才更好很多人以为,芹菜生吃、榨汁最养生,其实不尽然。
芹菜虽然富含营养,但生吃、榨汁容易刺激肠胃,而且大量榨汁会让钾摄入过多,对肾功能不好的人反而不利。
正确的吃法,应该是——熟吃为主、凉拌为辅。

可以试试这几种做法:
•清炒芹菜:时间不要太长,三五分钟即可,保留脆嫩口感;
•芹菜炒豆腐干:补充蛋白质又平衡寒凉;
•芹菜叶汤:煮汤或蒸蛋时加点叶子,营养更全;
•搭配温热食材:比如姜、蒜、香菜、鸡蛋等,可以中和芹菜的凉性。
另外,挑选芹菜也有技巧:
•茎要细、叶子翠绿、香味浓,这样的芹菜口感脆、营养高。
•存放时最好用湿毛巾包好放冰箱,避免水分流失。
芹菜虽好,但切记一句老话——“食不过量”。
每周吃上两三次,每次一小把就够了。别想着“吃多更健康”,那就容易走偏。
写在最后出院后,老刘又去了趟菜市场。
他还是买了芹菜,不过这次少买了一半,还顺手拿了几块豆腐干。回家炒了一盘,香气扑鼻。老伴笑着说:“这回懂了吧?”
老刘点点头:“再好的菜,也得讲究个分寸。”
别盲目跟风,也别害怕芹菜,“吃对”永远比“多吃”更重要。
注:文中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温馨提示: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。在采取任何预防、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,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。51配资网-炒股10倍杠杆-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-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